利物浦的“双标”
这是不少对手球迷的指控——看到利物浦在2025年夏窗的大手笔引援,不禁讽刺他们过去还曾公开抨击这种做法。然而,这些“指控”真的有道理吗?
越变越回到原点。若将从瓦伦西亚引进乔尔吉·马马尔达什维利的交易计算在内,利物浦在今夏的总支出已超过2亿英镑。这位格鲁吉亚国门早在去年就已同意加盟安菲尔德,但直到本月初才正式抵达。
而且,他们的动作还没有停止。就在媒体爆出利物浦曾向纽卡斯尔报价1.2亿英镑求购伊萨克后的24小时内,红军又开始接触法兰克福,希望引进乌戈·埃基蒂克。这笔交易可能会让他们的总开支接近3亿英镑。
若其中任何一笔交易完成,利物浦将创下英超历史上第二高的单个转会窗口花费纪录,仅次于2023/24赛季切尔西超过4亿英镑的疯狂投入。
这个数字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都是巨大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物浦花的这笔钱,足以买下11名像萨迪奥·马内那样的球员——他在2016年以3000万英镑的身价成为当时非洲最贵球员——而且还能剩下一笔钱。
就在马内加盟的那个阶段,时任主帅克洛普曾对曼联斥资近1亿英镑重新签回博格巴的行为提出强烈批评。他当时说:“如果足球变成了那样的游戏,我就不会继续执教了。足球是团队运动。”
然而到了2024年离任时,克洛普仍是英超“六大豪门”中净支出最少的主教练。尽管如此,德国教头及利物浦球迷依然不断被翻旧账,质疑他们在球队砸钱时是否背离了当初的发言。
那么,利物浦是否真的奉行着“双重标准”?如果说2025年的这个夏天完全背离了过往战略,摒弃了多年来的财政稳健管理,一头扎入“沙特式”的烧钱军备竞赛中,那答案或许是“是”。
但利物浦的老板芬威体育集团(FSG)向来以谨慎闻名,甚至常被球迷批评“不舍得花钱”。不过,一旦条件允许,形势所需,他们也会果断投入,不论是转会费还是薪资,资金来源也都是俱乐部本身的经营成果。
克洛普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部分原因就是他与FSG在财政理念上的契合:无论买多少人,都要会高价卖人,并明智地再投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库蒂尼奥的交易(出售所得几乎覆盖了范戴克与阿利松的转会费),从而奠定了红军日后夺得欧冠和英超的基础。
凭借这类成功,利物浦后来能以更高价出售球员,签下更优渥的商业赞助合同,并从安菲尔德的扩建中提高了比赛日收入。如今,他们已成为英格兰盈利能力最强的俱乐部。
在斯洛特执教的第一个赛季,即便球队没有大肆采购,依然赢得了英超冠军——这个成就,有人说是战术妙手,有人则称是运气好。他们还打进了欧冠16强,仅在分组赛阶段就赚到了近9000万英镑。
即便已为范戴克、萨拉赫等核心球员提供了高薪新约,利物浦也在出售球员方面回收了不少资金。今夏,他们已靠青训体系的两位小将套现约4500万英镑。而且,昔日转会标王努涅斯依然保有市场价值,路易斯·迪亚斯也有意离队。
尽管刚为弗洛里安·维尔茨砸下1亿英镑,利物浦仍希望补强锋线。在迪奥戈·若塔遭遇悲剧性去世后,俱乐部急需增援前锋线,尽管他们在处理此事上也保持谨慎,避免给人以“无情”的印象。
总结来看,利物浦目前的支出仍在俱乐部的财政能力范围内。这次大手笔让人意外的,更多是时间点,而非战略本身。过去,红军常被批评在成功后未及时追加投资;如今,他们正试图甩开曼城,而不是继续在身后追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