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12月12日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紧急通报,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该病例为近期从上海抵京的旅客,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梳理此次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探讨其对北京及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
病例基本情况
根据官方通报,该病例为一名30岁男性,居住于北京市朝阳区,他在12月10日从上海乘坐高铁抵京,12月11日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医,随后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该病例已被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北京市疾控中心迅速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排查,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密切接触者50人,次密切接触者100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环境采样和消毒处理。
病例活动轨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病例在上海期间曾有多次外出活动,包括参加聚会、聚餐等,抵京后,他曾前往朝阳区某商场购物、就餐,并在医院就医,相关场所已采取临时封闭措施,进行环境采样和消毒处理。
北京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此次新增病例,北京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
对病例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进行临时封闭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一般接触者进行居家健康监测。
加强对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京人员的健康管理,严格落实“14+7”健康管理措施。
加大对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频次,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市民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疫情防控情况
此次新增病例从上海抵京,也引起了上海市民的关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将密切关注此次事件的进展,加强与北京市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上海市已对病例在上海的活动轨迹进行了全面排查,对相关场所进行了环境采样和消毒处理,上海市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确保市民健康安全。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
全国多地出现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加强对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的健康管理,严格落实“14+7”健康管理措施。
加大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力度,做到“应检尽检”。
加强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的监管,严格落实“人物同防”要求。
加强对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的规范管理,严防院感事件发生。
加强对疫苗接种工作的组织动员,确保“应接尽接”。
市民个人防护建议
面对疫情防控形势,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积极配合政府、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
此次北京新增1例核酸阳性病例,再次敲响了疫情防控的警钟,各地要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文共计199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