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临近,气温变化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国家气候中心近期发布的预测显示,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我国今冬大概率偏冷,这一预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这一预测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详细探讨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依据、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具体影响,以及今冬气温变化的可能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依据
国家气候中心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的基础上,得出了今冬大概率偏冷的结论,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拉尼娜现象的发展: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通常表现为连续6个月较常年偏低0.5℃以上,国家气候中心指出,自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将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是继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结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将再次形成的拉尼娜事件,使得今冬偏冷的概率增大。
2、历史数据的统计:通过分析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发现,有10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低,5个拉尼娜年我国冬季气温偏高,这表明,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基于历史数据的统计,国家气候中心认为今冬偏冷的概率较高。
3、气候模型的预测:国家气候中心还利用先进的气候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今冬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这一预测结果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相吻合,进一步增强了今冬偏冷预测的可信度。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具体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1、气温方面: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比常年更加频繁,且强度偏强,这导致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较大,尤其是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东亚冬季风可能偏强,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冬季的寒冷程度,也需要注意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拉尼娜现象外,还有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以及其他海域的海温异常等因素影响,今冬气温的具体变化还需进一步观察。
2、降水方面:拉尼娜现象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则相对复杂,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会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在拉尼娜现象的某些阶段,也可能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多,这主要取决于拉尼娜现象的强度、持续时间以及与其他气候因素的相互作用。
今冬气温变化的可能趋势
尽管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冬大概率偏冷,但气温变化的具体趋势仍需进一步观察和分析,以下是对今冬气温变化可能趋势的几点分析:
1、阶段性特征明显:根据预测,今冬我国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将十分明显,前期(如12月至1月中旬)受冷空气影响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高;而后期(如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华中、华南西部、西南东部和北部、西北大部等地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
2、地区差异显著:今冬气温变化在不同地区将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东北部、山东、河南东部、湖北东北部等地气温则可能偏高,这种地区差异使得今冬气温变化更加复杂多变。
3、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在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今冬我国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等极端天气事件,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将对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需要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
应对建议
针对今冬大概率偏冷的预测,相关部门和公众应提前做好以下应对工作:
1、加强农业防寒防冻:农业农村部门应加强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防冻工作,确保农作物和牲畜安全过冬。
2、做好交通保障:交通部门应提前做好低温强降雪大风灾害风险预案,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3、加强能源供应:能源部门应提前做好供暖用能的储备和调度工作,确保冬季供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