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CBA民营球队都在兜售球员,唯独这三支民营球队在休赛季引进内援!
随着CBA注册截止日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转会和租借的新闻公布。近几年大环境不好,CBA大部分的民营俱乐部都被要求自负盈亏,最起码也要保证收支基本打平,球员的流动性是越来越高,这也使得CBA转会市场上的买家基本都是国企球队。
目前有不少CBA民营球队都在勒紧裤带过日子,吉林队、南京同曦队、龙狮队、天津队、江苏队都在通过兜售球员或者放弃续约球员的方式去维持球队收支上的平衡。
就连以前财大气粗的新疆队,这个休赛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根据球圈赵探长的透露,新疆队这个休赛季是没有引进内援的计划,就连平时在转会市场最活跃的新疆队都这样了,这也代表民营球队的财政情况的确不怎么理想。
浙江队、福建队、广厦队这三支民营球队,则是在尽可能续约留下自家球队的球员,这也表示这三支球队的财政情况是比较可观的,至少不用因为运营资金的问题而去发愁。四川队在7月份的时候,才成功解除了FIBA的注册禁令,四川队现在的目标就是尽力活下去。
深圳队这个休赛季选择静观其变,一方面是梁老板希望靠现有的阵容,引进合适的外援,争取新赛季重返季后赛的行列;另一方面就是梁老板这边已经是没有多余的资金去给球队引援了,深圳队不去兜售球员,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个休赛季,唯独这三支民营球队选择引进内援,分别是广东队、宁波队、辽宁队。
1.广东队花费了千万元级别的转会费,交易得到了陈国豪的独家签约权。
2.宁波队相继签下了老将刘晓宇和俞长栋,还从上海队租借到了戴昊,还聘请了新的主教练哈里斯·马科普洛斯。
3.辽宁队则是2+1的大C合同签下了姜宇星,还支付了吉林队不少于500万元人民币的培养费。
一支CBA球队一个赛季的运营费用在4000~8000万元人民币。民营球队目前除了广东队和辽宁队能够做到自负盈亏外,基本上的民营球队要么靠母公司倒贴钱去运营,要么就是通过交易球员去赚取转会费去维持球队的运营。
CBA联赛要实现完全商业化,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