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美国男篮,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梦之队”,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这支队伍却经历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当年,虽然最终还是拿到了铜牌,但整个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曲折与挫折,给全球篮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于习惯了在NBA里呼风唤雨的球员们来说,国际赛场上的规则、战术甚至是对抗强度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其他国家的篮球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当中,不再是昔日可以轻易碾压的对象,这种背景下,团队内部出现了沟通障碍以及对教练策略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外界的压力也影响了队员们的心态,比如期望值过高导致心理负担沉重等,不过,正是这样一次不太理想的参赛经历促使了美国篮协开始重视起来,并采取措施改革国家队体制,为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经历过这次教训后,美国男篮逐渐调整思路,加强与国际篮坛接轨的同时更加注重队员之间的磨合训练,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救赎之队”横空出世,不仅夺回了失去多年的金牌荣耀,更是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精神,而这一切成就的背后,其实都有赖于雅典那年的宝贵经验积累。